灰暗的星星灰暗的星星灰暗的星星灰暗的星星灰暗的星星
 

2025年10月10日,北京/华盛顿 —— 在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温的背景下,美国总统唐纳德·特朗普于10月10日(周五)通过社交媒体“Truth Social”宣布,从11月1日起(或更早)对中国所有进口商品加征额外100%的关税。这一决定被视为对北京近期收紧稀土出口管制的直接回应,可能将中美贸易推向全面对抗边缘,标志着今年5月达成的脆弱“关税休战”协议濒临终结。

宣布背景:稀土管制引发“敌对”指责

特朗普的公告直指中国“非常奇怪的情况”和“敌对行为”。具体而言,中国政府上周宣布对稀土金属实施新一轮全球出口管制,这些矿产是美国芯片、电动汽车电池和国防设备的关键原材料,美国高度依赖中国供应(占全球80%以上)。特朗普在帖文中写道:“这太令人震惊了!鉴于中国采取了这种前所未有的立场,美国将对中国征收100%的关税,这超出了他们目前支付的任何关税。”

这一威胁并非突发奇想,而是特朗普第二任期“美国优先”贸易战略的延续。今年5月,美中曾达成临时协议,互降三位数高关税,避免贸易完全停滞。但现有关税基础上,美国对中国商品平均税率已达57%,加征100%后将飙升至150%以上,几乎等同于贸易禁令。同时,特朗普宣布对“所有关键软件”实施新出口管制,进一步针对中国科技行业。

关税政策演进:从象征性到惩罚性升级

特朗普的关税攻势自2025年1月重掌白宫以来,已从针对性措施扩展为系统性保护主义。以下是关键时间线:

 
 
日期 针对对象/措施 关税率 生效时间/备注
2025年2月1日 中国进口商品(芬太尼相关) 额外10% 立即生效,无宽限期
2025年3月3日 中国进口商品(扩展) 额外10% 叠加前次,总税率升至54%
2025年4月2日 全球贸易战框架下中国商品 34%(基准) “解放日”,最低10%全球关税
2025年5月 中美临时协议 互降高关税 暂停三位数关税90天
2025年9月25日 专利/品牌药品 100% 10月1日起,豁免本土建厂企业
2025年10月10日 中国所有进口商品 额外100% 11月1日起,回应稀土管制
 

这些举措基于“对等关税”公式:贸易逆差 ÷ 该国对美出口 ÷ 2 = 税率(最低10%)。对中国而言,2024年逆差高达3500亿美元,导致税率屡创新高。特朗普政府预计,此轮关税将为联邦带来额外数百亿美元收入,用于补贴本土产业。

动机剖析:经济、地缘与政治三重驱动

表面上看,此举旨在纠正贸易不平衡和保护国家安全——稀土管制被视为中国“货币操纵”和知识产权侵犯的延续。但更深层是政治考量:中期选举在即,特朗普需向蓝领选民展示强硬姿态。防务民主基金会专家克雷格·辛格顿指出,这可能终结“关税休战”,重启“贸易战2.0”。

此外,特朗普的策略兼具“震慑”与“交易”:高关税常作为谈判筹码,迫使对手让步(如5月协议)。但模糊生效日期(“11月1日或更早”)也为调整留空间,避免立即市场崩盘。

全球冲击:市场动荡与连锁反应

公告一出,金融市场即时反应:道琼斯指数下跌0.8%,中概股重挫5%以上,稀土相关股(如赣锋锂业)暴跌10%。美联储已下调2026年增长预测0.5%,OECD警告全球衰退风险上升。

对中国企业影响显著:电子、机械和制药出口成本暴增,可能加速供应链转向越南、印度。辉瑞、诺华等药企已承诺数百亿美元本土投资,以规避类似关税。中国商务部尚未正式回应,但预计将对美大豆、飞机等实施报复,并向WTO投诉。

盟友亦受波及:欧盟正寻求豁免,但若中美对抗升级,欧洲出口商(如德国汽车)将面临间接冲击。专家估算,美国消费者每年多支出超1000美元。

未来展望:不确定性下的博弈

特朗普的100%关税虽极端,却非孤例——9月药品关税已见端倪。短期内,这可能重塑全球贸易格局,推动“经济脱钩”。但历史经验显示,高关税往往互损:2018-2020年贸易战导致美GDP降0.3%,中国出口锐减。

中美高层或将通话(如2月特朗普-习近平对话),寻求缓和。然若谈判破裂,11月将成为“新冷战”起点。无论如何,这一政策凸显特朗普贸易哲学:关税非手段,而是“美国伟大”的利剑。世界正屏息以待,下一步棋局如何落子。